• 中文核心期刊
  •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 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

新维矿8102工作面自然发火防治技术

饶孜, 王帅, 胡雷, 唐辉

饶孜, 王帅, 胡雷, 唐辉. 新维矿8102工作面自然发火防治技术[J]. 煤矿安全, 2020, 51(3): 84-87.
引用本文: 饶孜, 王帅, 胡雷, 唐辉. 新维矿8102工作面自然发火防治技术[J]. 煤矿安全, 2020, 51(3): 84-87.
RAO Zi, WANG Shuai, HU Lei, TANG Hui. Prevention and Control Technology of Spontaneous Combustion in 8102 Fully-Mechanized Mining Face of Xinwei Mine[J]. Safety in Coal Mines, 2020, 51(3): 84-87.
Citation: RAO Zi, WANG Shuai, HU Lei, TANG Hui. Prevention and Control Technology of Spontaneous Combustion in 8102 Fully-Mechanized Mining Face of Xinwei Mine[J]. Safety in Coal Mines, 2020, 51(3): 84-87.

新维矿8102工作面自然发火防治技术

Prevention and Control Technology of Spontaneous Combustion in 8102 Fully-Mechanized Mining Face of Xinwei Mine

  • 摘要: 针对川南矿区近距离煤层群开采过程中面临的自然发火防治难题,以新维矿8#煤层首采工作面为例,通过8102工作面回采期间面临的自然发火危险因素分析,得出高位遗煤与采空区遗煤是自然发火的高危区域。提出以自然发火预测预报为先导,以堵漏控风、开区注氮和高位注浆为核心的综合防灭火技术措施,根本上降低了煤层自然发火概率。回采过程中工作面及采空区各地点CO浓度始终保持在20×10-6以下,保障了工作面的安全回采。
    Abstract: Aiming at the problem of spontaneous combustion prevention in the process of mining close distance coal seams in southern Sichuan Mining Area, this paper takes the first mining face of No. 8 coal seam in Xinwei Mine as an example, and analyzes spontaneous combustion risk factors during the recovery of 8102 working face. It is concluded that high residual coal and goaf residual coal are high risk areas of spontaneous combustion. The comprehensive fire prevention technical measures with spontaneous combustion prediction and forecasting as the lead, the plugging and controlling wind, the open area nitrogen injection and the high position grouting as the core are proposed, which fundamentally reduces the natural fire probability of the coal seam. During the recovery process, the CO concentration in the working face and the goaf is always kept below 20 ppm, which ensures the safe recovery of the working face.
  • [1] 王思强.节能提效推动绿色发展[N].经济日报,2019-02-11(011).
    [2] 罗海珠,梁运涛.煤自然发火预测预报技术的现状与展望[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3,13(3):76-78.
    [3] 梁运涛,侯贤军,罗海珠,等.我国煤矿火灾防治现状及发展对策[J].煤炭科学技术,2016,44(6):1-6.
    [4] 李得新,首照兵,杨刚.川南煤田古叙矿区大村勘查区复杂地层钻探施工技术[J].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2017,44(9):44-48.
    [5] 张玉法.川南煤田古叙矿区岔角滩井田煤储层特征评价[C]//第七届全国煤炭工业生产一线青年技术创新文集.北京:中国煤炭学会,2012:10.
    [6] 戴敬儒,吴永贵.川南煤田象顶井田瓦斯赋存特征及影响因素[J].中国煤炭地质,2010,22(12):18-23.
    [7] 朱志敏,陈岑,尹中山.川南煤田晚二叠世含煤系统分析[J].煤炭科学技术,2010,38(7):104-108.
    [8] 张玉明,袁修竹.近距离复杂地质构造煤层综采面防灭火技术研究[J].煤炭技术,2012,31(12):68-69.
    [9] 陈晓坤,杨庆威,屈利伟,等.白皎矿2024复采工作面综合防灭火技术实践[J].煤矿安全,2012,43(12):133-135.
    [10] 贾松磊.白皎矿近距离煤层群开采煤层自燃火灾防治技术研究[D].西安:西安科技大学,2010.
    [11] 肖旸,徐精彩,李树刚,等.近距离煤层采空区自然发火预测模型研究[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5-8.
    [12] 贺明新.西山矿区近距离煤层组自然发火综合防治术[J].煤矿安全,2010,41(12):45-48.
    [13] 伍好好.近距离煤层上覆采空区自然发火治理技术 [J].煤矿安全,2017,48(5):95-97.
    [14] 汪月伟.近距离煤层同采采空区自然发火防治技术研究[D].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5.
    [15] 白金燕.煤矿典型易燃极近距离煤层群自然发火防治技术[J].煤矿安全,2017,48(8):36-38.
  • 期刊类型引用(38)

    1. 赵晋. 基于PCA-CRITIC-KIC耦合方法的煤矿安全生产管理评价模型. 科技与创新. 2025(06): 16-18+23 . 百度学术
    2. 王龙,杨越. 基于Elmeiri观察表法的煤矿安全检查实践应用. 山东煤炭科技. 2024(02): 180-184 . 百度学术
    3. 张尧,尧春洪,田应祥,王斌. 我国煤炭行业事故统计分析研究. 采矿技术. 2024(02): 254-258 . 百度学术
    4. 杨帅,刘泽功,张健玉,傅师贵,乔国栋,张鑫. 柱状聚能药管聚能罩角度对煤层爆破增透效果试验研究. 煤炭科学技术. 2024(03): 129-138 . 百度学术
    5. 翟小伟 ,周翔 ,宋波波 ,郝乐 . 基于ARIMA模型的矿井灾害预测方法研究. 煤炭技术. 2024(06): 165-168 . 百度学术
    6. 李世豪,白纪成,宋双林,姜文忠,梁运涛,林琦. 井下硐室柴油蒸气泄漏扩散规律. 煤矿安全. 2024(05): 140-150 . 本站查看
    7. 刘海洋,鲁欣,安又新,王占军,祁凯,刘鹏. 断层构造对煤层裂隙发育影响研究——以棋盘井煤矿(东区)为例. 能源与环保. 2024(11): 37-41+48 . 百度学术
    8. 赵丽娟,李迎,吕文陵,于振建,王新贵,郝海春,杨本高,高明忠,池明波,段宏飞.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法的煤矿顶板事故研究及防治. 矿业安全与环保. 2024(06): 54-62 . 百度学术
    9. 郝玉双. 2003—2021年中国煤矿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及研究热点分析. 能源技术与管理. 2023(01): 192-196 . 百度学术
    10. 程磊,许艳之,景国勋. 2019—2021年煤矿顶板事故统计分析. 煤炭技术. 2023(02): 135-138 . 百度学术
    11. 李敏,林志军,王德明,施式亮,鲁义. 我国煤矿重特大火灾事故统计分析.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23(01): 115-121 . 百度学术
    12. 赵坤,王正帅. 煤矿井下光干涉甲烷测定器误差分析与修正研究. 中国矿业. 2023(03): 74-79 . 百度学术
    13. 王豪,宋官林. 2016—2020年中国煤矿安全事故统计与现状分析研究. 能源与节能. 2023(03): 170-173 . 百度学术
    14. 范超军,王一琦,杨雷,徐森田,邱福成. 2012—2021年我国煤矿安全事故统计与规律分析. 矿业研究与开发. 2023(04): 182-188 . 百度学术
    15. 张培森,张晓乐,董宇航,许大强. 2008—2021年我国煤矿事故规律分析及预测研究. 矿业安全与环保. 2023(02): 136-140+146 . 百度学术
    16. 王豪,宋官林. 溪山矿业4~(-2)煤层下分层回采巷道布置及支护方式. 能源与节能. 2023(05): 118-120 . 百度学术
    17. 朱治刚,李迎富,陈涛,阮学云,王国玮. 坚硬厚层顶板破断规律与围岩控制研究. 煤炭技术. 2023(06): 25-29 . 百度学术
    18. 雷咸锐. 近年来我国煤矿事故特征及防控措施. 陕西煤炭. 2023(03): 199-203 . 百度学术
    19. 唐聃,孙云川. 基于VR技术的瓦斯检查工实操培训系统研究. 煤炭科技. 2023(03): 62-65 . 百度学术
    20. 何帅印,齐金龙,周春山,唐一博,刘洪刚. 金属离子(Na+、Ba~(2+)、Ca~(2+))抑制煤中含氧官能团活性的量子化学研究. 煤矿安全. 2023(07): 149-155 . 本站查看
    21. 张孟浩,刘旺. 2021年我国煤矿事故统计与规律分析. 山西煤炭. 2023(02): 30-35 . 百度学术
    22. 赵亚军,张志男,贾廷贵. 2010—2021年我国煤矿安全事故分析及安全对策研究. 煤炭技术. 2023(08): 128-131 . 百度学术
    23. 李孝璇,屠桂蓉,佟小倩,吴学艳. 2014~2020年全国煤矿事故发生规律及对策研究. 内蒙古煤炭经济. 2023(10): 19-21 . 百度学术
    24. 吴彬. 补强锚索在综放工作面回采巷道超前支护方式中的应用. 煤炭与化工. 2023(07): 38-43 . 百度学术
    25. 王云刚,崔春阳,张飞燕,姚康,康军保. 2011—2020年我国较大及以上煤矿事故统计分析及研究. 安全与环境学报. 2023(09): 3269-3276 . 百度学术
    26. 袁世冲,李强,孙帮涛,韩贵雷. 金属矿山深部开采突水致灾危险源辨识与危险性评价——以滇东北毛坪铅锌矿为例. 工程地质学报. 2023(05): 1668-1679 . 百度学术
    27. 杨静,蔡峰,封居强,朱美静,周夏冰,殷静雯. 煤矿安全事故分析与预测研究. 矿业安全与环保. 2023(05): 144-148+155 . 百度学术
    28. 陈平安,孙运全,张超虎. 基于分区匹配和MBAS-RFR的定位算法. 计算机仿真. 2023(09): 49-53+58 . 百度学术
    29. 程磊,孙洁. 2016—2022年我国煤矿事故统计与规律分析. 煤炭工程. 2023(11): 125-129 . 百度学术
    30. 胡洋,杨雨欣,石云东,吕硕,陶红. 惰性气体参数对瓦斯爆燃火焰传播抑制效果的研究. 煤矿安全. 2023(12): 1-10 . 本站查看
    31. 高潮,郭敬中. 大采高工作面巷道锚杆长度合理性分析及其优化. 能源技术与管理. 2023(06): 11-13+60 . 百度学术
    32. 李晓光,徐洋,别凤赛,李静芸,马奎,杨汉彬,刘雅雯,王雪涛. 煤矿工人职业紧张状况及预防控制措施.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2023(12): 1371-1375 . 百度学术
    33. 许光建,马祎明. “双碳”目标下电力价格机制改革研究. 价格理论与实践. 2022(02): 20-25+68 . 百度学术
    34. 许鹏飞. 2000-2021年我国煤矿事故特征及发生规律研究. 煤炭工程. 2022(07): 129-133 . 百度学术
    35. 杨炳辉,江丙友,苏明清,王培龙,洪汉,李静静,姚祺. 初始扰动对CO_2抑制瓦斯爆炸特性研究.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2022(09): 75-81 . 百度学术
    36. 田水承,申章进. 基于熵值法-突变理论的煤矿透水安全评价.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2022(06): 1064-1070 . 百度学术
    37. 邵小强,杨涛,卫晋阳,汪博林,王国威,张堂启,李鑫. 改进同态滤波的矿井监控视频图像增强算法.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2022(06): 1205-1213 . 百度学术
    38. 孙云川,刘雄. 2021年全国煤矿事故特征及规律分析. 采矿技术. 2022(06): 78-81 . 百度学术

    其他类型引用(57)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13
  • HTML全文浏览量:  0
  • PDF下载量:  0
  • 被引次数: 95
出版历程
  • 发布日期:  2020-03-19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