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何继善.堤防渗漏管涌“流场法”探测技术[J].铜业工程,2000(1):5-8.
|
[2] |
冷元宝,李跃伦,黄宜更,等.流场法探测堤坝管涌渗漏新技术[J].人民黄河,2001,23(11):36-37.
|
[3] |
王大纯,张人权.水文地质学基础[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5.
|
[4] |
邹声杰,汤井田,朱自强,等.堤防管涌渗漏实时监测技术研究与应用[J].水利水电技术,2005,36(1):77-79.
|
[5] |
邹声杰,汤井田,何继善,等.流场拟合法在堤坝渗漏管涌探测中的应用[J].人民长江,2004,35(2):7-9.
|
[6] |
宋传中,朱光,刘国生,等.淮南煤田的构造厘定及动力学控制[J].煤田地质与勘探,2005,33(2):11-15.
|
[7] |
张泓,郑玉柱,郑高升,等.安徽淮南煤田阜凤推覆体之下的伸展构造及其形成机制[J].煤田地质与勘探,2003,31(3):1-4.
|
[8] |
淮南矿业集团,安徽煤田地质局地质勘探院.潘北矿F1断层勘探工程报告[R].合肥:安徽煤田地质局地质勘探院,2011.
|
[9] |
游文荪,龚红玉.DB-3普及型堤坝管涌渗漏检测仪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J].江西水利科技,2004(9).
|
[10] |
朱自强,邹声杰,何继善,等.流场拟合法在洪泽湖大堤管涌渗漏探测中的应用[J].工程地球物理学报,2004(3):243-246.
|
[11] |
刘文伟,邹声杰,薛云峰,等.流场拟合法在堤坝隐患探测中的应用实践[J].水利技术督,2004,12(2):52-53.
|
[12] |
淮南矿业集团,安徽煤田地质局地质勘探院.潘北井田精查勘探报告[R].合肥:安徽煤田地质局地质勘探院,2003.
|
[13] |
王辉,罗国煜,李艳红,等.断层富水性的结构分析[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0(3):12-15.
|
[14] |
淮南矿业集团,安徽理工大学.潘北矿太原组灰岩放水试验报告[R].淮南:安徽理工大学,2011.
|
[15] |
易三莉,陈一平.DB-3管涌渗漏检测仪性能仿真测试方法的研究[J].调查研究,2006(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