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杨涛,刘锦伟.2010~2015年我国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发生时空分布规律[J].华北科技学院学报,2016,13(6):95-96.
|
[2] |
蒋星星,李春香.2013-2017年全国煤矿事故统计分析及对策[J].煤炭工程,2019,51(1):101-102.
|
[3] |
姜海纳,程远平,王亮.煤阶对瓦斯放散初速度及坚固性系数影响研究[J].煤矿安全,2014,45(12):11-14.
|
[4] |
刘军,王兆丰.煤变质程度对瓦斯放散初速度的影响[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13,32(6):745-747.
|
[5] |
徐乐华,蒋成林.煤的挥发分与瓦斯放散初速度的关系研究[J].煤矿安全,2011,42(7):21-22.
|
[6] |
罗志明.煤比面积和煤与瓦斯突出关系的研究[J].煤炭学报,1989(1):45-46.
|
[7] |
林海飞,程博,李树刚,等.煤的吸附孔结构对瓦斯放散特性影响的实验研究[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16,33(3):557-563.
|
[8] |
徐乐华,蒋成林.煤的挥发分与瓦斯放散初速度的关系研究[J].煤矿安全,2011,42(7):21-22.
|
[9] |
陈学习,张凯,张亮,等.不同变质程度煤的瓦斯放散特性实验研究[J].华北科技学院学报,2016,13(5):1-4.
|
[10] |
张子敏.瓦斯地质基础[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8.
|
[11] |
李晓伟,蒋承林.温度对瓦斯放散初速度测定的影响研究[J].煤矿安全,2009,40(1):1-3.
|
[12] |
李强,蒋承林.瓦斯放散初速度指标△p测定中温度因素影响分析[EB/OL].北京:中国科技论文在线[2011-05-04]http://www.paper.edu.cn/releasepaper/content/201105-49.
|
[13] |
郭志刚.温度和放散空间体积对等容变压法测定瓦斯放散初速度的影响分析[J].能源与环保,2018,40(12):42-44.
|
[14] |
马东民,张遂安,王鹏刚,等.煤层气解吸的温度效应[J].煤田地质与勘探,2011,39(1):20-23.
|
[15] |
张庆玲,崔永君,曹利戈.煤的等温吸附实验中各因素影响分析[J].煤田地质与勘探,2004(2):16-19.
|
[16] |
梁冰.温度对煤的瓦斯吸附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J].黑龙江矿业学院学报,2000(1):20-22.
|
[17] |
李建楼,严家平,王来斌,等.煤体瓦斯在声波场作用下的放散特征研究[J].煤炭学报,2012,37(2):264.
|
[18] |
徐龙君,鲜学福.煤层气赋存状态及提高煤层气采收率的研究[J].中国煤层气,2005,2(3):19-23.
|
[19] |
姜永东,鲜学福,易俊.声震法促进煤中甲烷气解吸规律的实验及机理[J].煤炭学报,2008,33(6):675.
|
[20] |
聂百胜,何学秋,王恩元,等.功率声波影响煤层甲烷储运的初步探讨[J].煤田地质与勘探,2004,32(6):23-26.
|
[21] |
李成武,雷东记.静电场对煤放散瓦斯特性影响的实验研究[J].煤炭学报,2012,37(6):962-966.
|
[22] |
易俊,姜永东,鲜学福.在交变电场声场作用下煤解吸吸附瓦斯特性分析[J].中国矿业,2005,14(5):70.
|
[23] |
杨其銮.关于煤屑瓦斯放散规律的试验研究[J].煤矿安全,1987,18(2):10-17.
|
[24] |
隆清明,程波,康建宁,等.充气压力对瓦斯放散初速度(△P)测定的影响研究[C]//煤矿安全专业委员会2009年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北京:中国煤炭学会,2009.
|
[25] |
赵志法.瓦斯放散初速度实验室测定影响因素探析[J].现代矿业,2016(5):170-172.
|
[26] |
康建宁.吸附压力对瓦斯放散初速度(△p)测定的影响研究[J].煤矿安全,2010,41(4):4-5.
|
[27] |
秦跃平,王健,郑赟,等.煤粒瓦斯变压吸附数学模型及数值解算[J].煤炭学报,2017,42(4):923-928.
|
[28] |
B B 霍多特.煤与瓦斯突出[M],宋士钊,王佑安,译.北京:中国工业出版社,1966.
|
[29] |
王月红,李靖,张九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的孔隙结构与瓦斯放散[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3(11):1457-1460.
|
[30] |
陈向军,刘军,王林.不同变质程度煤的孔径分布及其对吸附常数的影响[J].煤炭学报,2013,38(2):294-300.
|
[31] |
张晓东,桑树勋,秦勇,等.不同粒度的煤样等温吸附研究[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5,34(4):428-432.
|
[32] |
杨萌萌,袁梅,徐林,等.煤的瓦斯放散初速度影响因素实验现状研究[J].煤炭技术,2016,35(2):168.
|
[33] |
刘彦伟,刘明举.粒径对软硬煤粒瓦斯解吸扩散差异性的影响[J].煤炭学报,2015,40(3):579-587.
|
[34] |
贾东旭,孙景来.不同变质程度煤体破碎度对瓦斯放散初速度的影响[J].煤炭科学技术,2013,41(8):68-70.
|
[35] |
蔡立勇,黄松,赵红,等.粒径对煤的瓦斯放散初速度(△P)的影响研究[J].科技通报,2014,30(7):120.
|
[36] |
李一波,郑万成,王凤双.煤样粒径对煤吸附常数及瓦斯放散初速度的影响[J].煤矿安全,2013,44(1):5-8.
|
[37] |
潘红宇,李树刚,李志梁,等.瓦斯放散初速度影响因素实验研究[J].煤矿安全,2013,44(6):15-17.
|
[38] |
张九零,范酒源.含水量对瓦斯放散初速度影响规律的研究[J].煤矿开采,2017,22(2):100-105.
|
[39] |
林海飞,赵鹏翔,李树刚.水分对瓦斯吸附常数及放散初速度影响的实验研究[J].矿业安全与环保,2014,41(2):16-19.
|
[40] |
陈向军,程远平,王林.水分对不同煤阶煤瓦斯放散初速度的影响[J].煤炭科学技术,2012,40(12):62.
|
[41] |
曹垚林.高压吸附下的瓦斯放散初速度研究[J].煤矿安全,2004,35(9):4-6.
|
[42] |
富向.煤的瓦斯瞬时放散速度新指标研究[C]//2008年全国煤矿安全学术年会论文集.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9:34-37
|
[43] |
何永胜.煤的瓦斯放散初速度△p的数学模型建立[J].煤矿安全,2012,43(8):14-17.
|
[44] |
程波,马代辉,高月.煤的灰分、挥发分与孔隙率的关联及其对瓦斯放散初速度的影响[J].矿业安全与环保,2017,44(1):12-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