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露天矿风险耦合机理模型研究
Study on Model of Risk Coupling Mechanism of Open-pit Mine Based on Grey Relational Analysis
-
摘要: 通过对某超大型露天煤矿108例事故通报的诱发过程分析,发现现场出现的扰动与被诱导出人的行为存在着交互耦合关系,这种耦合一旦形成极易激活生产事故。进一步将事故中的直接诱发因素梳理构建了评价二者耦合度的指标体系,运用灰色关联分析的基本思想,提出了测量二者风险耦合度的模型并计算出耦合度。计算结果显示:现场的扰动与被诱导出人的错误行为耦合关系是紧密关联的;加强现场生产的标准化管理或强化人的主动安全认知能力是避免生产事故的重要途径。Abstrac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108 accidents in a large open pit mine, it is found that there is an interaction coupl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isturbance and the induced human behavior at the scene. Once the coupling is formed, it is easy to activate production accidents. By combing the direct factors in the accident, the index system of evaluating the coupling degree of the two parties is constructed. By using the basic idea of grey relational analysis, a model is proposed to measure the coupling degree of the two risks and calculate the coupling degree. The calc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upl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field disturbance and human error behavior is closely related. Strengthening the standardized management of field production or enhancing the active safety cognitive ability of human is an important way to avoid accidents.
-
-
[1] 包永志.胜利一号露天煤矿人员不安全行为分析与管控[J].露天采矿技术,2016,31(8):71-74. [2] 梁昆仑,陈天猛.中小型露天矿生产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J].矿业工程,2012(4):57-58. [3] 刘维玉,牛庆,邵宾.基于AHP的平朔东露天矿作业环境安全评价[J].露天采矿技术,2012(2):79-84. [4] 鲁明娟,朱明,唐瑞,等,露天铁矿采场安全评价模型[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2(11):6-11. [5] 宋守信.电力安全人因管理[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 [6] 李新春,韩继磊,乔万贯.煤矿事故风险因子耦合机理研究[J].煤矿安全,2015,46(8):240-242. [7] 刘耀彬,李仁东,宋学锋.中国区域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的关联分析[J].地理学报,2005,60(3):238. [8] 王晓红,张宝生.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网络能力与知识流动能力的耦合度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28(5):126-131. [9] 耿雪,黄满红,冯永求,等,综合类工业园经济与生态环境的耦合性分析[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1,34(1):197-200. [10] 梁宁建.当代认知心理学[M].北京: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
期刊类型引用(18)
1. 田水承,高晓颖,冯帅,陈磊. 矿工疲劳状态分析及评定研究. 安全与环境学报. 2024(07): 2721-2730 . 百度学术
2. 雷霆,王彬. 智能化“一通三防”与安全监控系统的工程应用. 内蒙古煤炭经济. 2024(17): 95-97 . 百度学术
3. 郭爱伟,杨真,杜科科,张新祯. 基于FP-Growth算法的煤矿安全信息管理系统设计及应用. 中国矿业. 2023(03): 67-73 . 百度学术
4. 钟建栋,莫俊文. 高海拔地区铁路工程作业疲劳影响因子及作用关系.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 2023(02): 16-22+85 . 百度学术
5. 莫俊文,钟建栋. 高海拔地区铁路工程施工人员作业疲劳研究. 高原科学研究. 2023(01): 109-121 . 百度学术
6. 陶克雪,陈建武,蒋引,张若曦,吴祥. 作业人员疲劳测量量表应用研究分析.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2023(07): 186-191 . 百度学术
7. 白黔翔. 煤矿“一通三防”智能化技术改进分析. 内蒙古煤炭经济. 2023(24): 55-57 . 百度学术
8. 王雷,张硕,徐泽鹏. 智能化建设对井下煤矿工人劳动强度的影响研究. 煤炭经济研究. 2023(11): 72-79 . 百度学术
9. 莫俊文,钟建栋. 高海拔铁路工程不同工种施工人员的作业疲劳评估. 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 2022(04): 10-15+31 . 百度学术
10. 高庆顺. 油田井下作业生产安全管理与事故预防. 化学工程与装备. 2022(10): 122-123 . 百度学术
11. 徐磊,周昊程,卢逢婷. 煤矿井下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短路故障识别研究. 能源与环保. 2022(12): 220-224 . 百度学术
12. 王素云,凌标灿,夏润,符飞. 基于灰色关联度对掘进面工作环境的层次综合评价. 山西煤炭. 2021(01): 117-122 . 百度学术
13. 王国荣. 井下作业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措施. 矿业装备. 2021(03): 126-127 . 百度学术
14. 陈清. 煤矿联网数据分析模型设计与实现. 煤矿安全. 2021(08): 162-166 . 本站查看
15. 闫振国,王延平,黄玉鑫. 煤矿监察监管岗位“六位一体”安全生产管理机制研究. 技术与创新管理. 2021(05): 595-600 . 百度学术
16. 曹亦俊,刘敏,邢耀文,李国胜,罗佳倩,桂夏辉. 煤矿井下选煤技术现状和展望.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2020(01): 192-201 . 百度学术
17. 朱代先,孙小婷,郭明香,张威虎,郭苹. 矿山井下超宽带无线定位算法研究.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2020(02): 356-362 . 百度学术
18. 王新平,畅涛涛,孙林辉. 体脑疲劳交互影响下煤矿工人作业改善研究. 工业工程. 2020(04): 148-153+182 . 百度学术
其他类型引用(10)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34
- HTML全文浏览量: 0
- PDF下载量: 0
- 被引次数: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