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核心期刊
  •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 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

风险矩阵评估法在矿井安全生产中的应用

邹德均, 周诗建, 宫良伟

邹德均, 周诗建, 宫良伟. 风险矩阵评估法在矿井安全生产中的应用[J]. 煤矿安全, 2017, 48(2): 234-236.
引用本文: 邹德均, 周诗建, 宫良伟. 风险矩阵评估法在矿井安全生产中的应用[J]. 煤矿安全, 2017, 48(2): 234-236.
ZOU Dejun, ZHOU Shijian, GONG Liangwei. Application of Risk Matrix Assessment Method in Mine Safety Production[J]. Safety in Coal Mines, 2017, 48(2): 234-236.
Citation: ZOU Dejun, ZHOU Shijian, GONG Liangwei. Application of Risk Matrix Assessment Method in Mine Safety Production[J]. Safety in Coal Mines, 2017, 48(2): 234-236.

风险矩阵评估法在矿井安全生产中的应用

Application of Risk Matrix Assessment Method in Mine Safety Production

  • 摘要: 以四川某矿为工程背景,运用了风险矩阵评价分析法对煤矿风险点安全进行评估,并根据专家经验和矿井风险点数据,确定了煤矿安全中7个风险点。结合事故风险的损害值和发生可能性值,得到矿井水害的风险程度为“重大”,矿井瓦斯、矿井顶板、矿井坠落的风险程度为“较大风险”,矿井机电、矿井放炮、矿井火灾的风险程度为“一般风险”。
    Abstract: Taking a mine in Sichuan Province as the engineering background, we use risk matrix evaluation method to evaluate the safety of coal mine risk points, and according to the experience of experts and the data from risk points, we identify seven risk points in coal mine safety production. Combined with the damage value and probability value of accident risk, we get that the risk degree of mine flood is "serious"; the risk degree of mine gas, mine roof, mine collapse is "high risk"; the risk degree of mine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mine blasting, mine fire is "general risk".
  • [1] 陈宝智,王金波.安全管理[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9.
    [2] 高德立.组合评价方法在煤矿安全风险评估中的应用[J].计算机仿真,2012(2):194-197.
    [3] 文静.我国煤炭企业安全风险与成本管理[J].煤炭技术,2016(3):319-320.
    [4] 王立杰,周忠科.基于BP神经网络的煤矿安全预警评估机制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1(4):134-138.
    [5] 王超,陈开岩,赵红梅.基于ANN的煤矿安全评价方法探讨[J].矿业安全与环保,2005(6):76-78.
    [6] 单仁亮,赵鑫,吴树景,等.基于三角白化权灰聚类的煤矿基建投资风险评价[J].煤炭技术,2015(1):352.
    [7] 周小祥,王培,李新春.煤矿事故单危险源风险管理及应用[J].煤炭技术,2010(12):235-236.
    [8] 孙垦,蔡洪涛,杨崇豪.风险定量分析中风险矩阵的构建方法[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11(5):158.
    [9] 渝煤办法(2015)24号.重庆市煤矿安全生产风险评估实施细则[A].
  • 期刊类型引用(18)

    1. 田水承,高晓颖,冯帅,陈磊. 矿工疲劳状态分析及评定研究. 安全与环境学报. 2024(07): 2721-2730 . 百度学术
    2. 雷霆,王彬. 智能化“一通三防”与安全监控系统的工程应用. 内蒙古煤炭经济. 2024(17): 95-97 . 百度学术
    3. 郭爱伟,杨真,杜科科,张新祯. 基于FP-Growth算法的煤矿安全信息管理系统设计及应用. 中国矿业. 2023(03): 67-73 . 百度学术
    4. 钟建栋,莫俊文. 高海拔地区铁路工程作业疲劳影响因子及作用关系.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 2023(02): 16-22+85 . 百度学术
    5. 莫俊文,钟建栋. 高海拔地区铁路工程施工人员作业疲劳研究. 高原科学研究. 2023(01): 109-121 . 百度学术
    6. 陶克雪,陈建武,蒋引,张若曦,吴祥. 作业人员疲劳测量量表应用研究分析.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2023(07): 186-191 . 百度学术
    7. 白黔翔. 煤矿“一通三防”智能化技术改进分析. 内蒙古煤炭经济. 2023(24): 55-57 . 百度学术
    8. 王雷,张硕,徐泽鹏. 智能化建设对井下煤矿工人劳动强度的影响研究. 煤炭经济研究. 2023(11): 72-79 . 百度学术
    9. 莫俊文,钟建栋. 高海拔铁路工程不同工种施工人员的作业疲劳评估. 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 2022(04): 10-15+31 . 百度学术
    10. 高庆顺. 油田井下作业生产安全管理与事故预防. 化学工程与装备. 2022(10): 122-123 . 百度学术
    11. 徐磊,周昊程,卢逢婷. 煤矿井下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短路故障识别研究. 能源与环保. 2022(12): 220-224 . 百度学术
    12. 王素云,凌标灿,夏润,符飞. 基于灰色关联度对掘进面工作环境的层次综合评价. 山西煤炭. 2021(01): 117-122 . 百度学术
    13. 王国荣. 井下作业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措施. 矿业装备. 2021(03): 126-127 . 百度学术
    14. 陈清. 煤矿联网数据分析模型设计与实现. 煤矿安全. 2021(08): 162-166 . 本站查看
    15. 闫振国,王延平,黄玉鑫. 煤矿监察监管岗位“六位一体”安全生产管理机制研究. 技术与创新管理. 2021(05): 595-600 . 百度学术
    16. 曹亦俊,刘敏,邢耀文,李国胜,罗佳倩,桂夏辉. 煤矿井下选煤技术现状和展望.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2020(01): 192-201 . 百度学术
    17. 朱代先,孙小婷,郭明香,张威虎,郭苹. 矿山井下超宽带无线定位算法研究.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2020(02): 356-362 . 百度学术
    18. 王新平,畅涛涛,孙林辉. 体脑疲劳交互影响下煤矿工人作业改善研究. 工业工程. 2020(04): 148-153+182 . 百度学术

    其他类型引用(10)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420
  • HTML全文浏览量:  0
  • PDF下载量:  0
  • 被引次数: 28
出版历程
  • 发布日期:  2017-02-19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